意大利导演贝尔纳多·贝尔托鲁奇来到中国北京,挑选演员,实地取景,以一个西方人的视角来拍摄这位中国近现代史上的重要人物,这本身就是个传奇,就跨越了文化的阻隔和意识形态的疆界。
这是第一部得到中国政府许可在紫禁城内拍摄的故事片,也是1949年以来第一部得到中国政府全力合作的关于中国的西方电影。第一部在获准在紫禁城内拍摄的西方电影是Lucy Jarvis1973年为NBC公司拍摄的纪录片《紫禁城》。
《末代皇帝》从1986年8月开拍,在此之前进行了长期的准备工作。服装设计师james acheson在伦敦的victoria&albert museum以及加拿大等地对所藏服饰的式样,材质等各个方面进行调查。
他为本片设计了全部服装,服装材料来自全世界,制作一般在西方和日本完成。令acheson费解的一点是,他找遍中国,都找不到纯正的丝绸,所有的丝绸里面都掺了一定量的现代材料。最后使用的上好丝绸是在伦敦,香港,欧洲等地找到的。
梁朝伟和梁家辉,都曾成为溥仪一角的候选人。其中,梁朝伟认为自己英语不够出色,谢绝了邀约。
而曾经成功饰演溥仪的梁家辉没有接受这个角色,多少是顾及到恩师李翰祥的感受。之前李翰祥试图拍摄《我的前半生》时,却得知版权被意大利人捷足先登。
贝托鲁奇无奈之余,并没有忘记对梁家辉演技的良好印象,于是法国导演让-雅克·阿诺拍摄《情人》(1992)时,正是贝托鲁奇的推荐,让梁家辉得以出演男主角,走向国际。
《末代皇帝》最终确定的主演尊龙,据说是第一个为溥仪试镜的演员。导演满意于他的表现,但对于直接选定第一个面试的演员还是心存疑虑,没想到围着候选清单绕了一圈,最后还是回到了最初。
尊龙是美籍华裔,儿时在香港经受京剧训练,移民美国后以戏剧演员为职业。通过《冰人四万年》(1984)《龙年》(1985)两部电影,他引起了主流电影界的关注,并最终成为了《末代皇帝》的男一号。
彼时刚刚30岁出头的他,诠释了溥仪在年龄、身份、状态上跨度巨大的一生。他那张充满东方之神秘,又带着几分清冷的脸,也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。
当时26岁的陈冲从婉容17岁未经世事,演到这个女人痛失爱子、陷入疯癫。她的纯熟演技和身上弥散的东方之美让人迷醉。
邬君梅是女演员朱曼芳的女儿,16岁就在黄蜀芹《青春万岁》中演出角色,当时才读高一。19岁加入《末代皇帝》剧组时,她的片酬只有600元人民币。凭借文绣一角,她成为首位荣获意大利电影金像奖最佳女配角提名的亚洲演员。
《末代皇帝》的电影音乐分别在东京、纽约与伦敦完成录制,由海顿·宾达以及汉斯·季默等为唱片发行进行整合编辑。担任作曲的艺术家有三位,其中包括坂本龙一(日本)、大卫·拜恩(英国)和中国人苏聪。三种文化背景的艺术家配合创作,西式交响的澎湃加之东方的神秘韵味,让《末代皇帝》的配乐也成为经典。
《末代皇帝》中有一些亲热戏,因为审查的关系,这部分戏不能在中国拍。为此,《末代皇帝》剧组专门在罗马的摄影棚搭了一部分紫禁城的景,用以拍摄这部分戏。
影师vittorio storaro,他控制了整个影片的“色彩”,各种颜色都具有象征意义,代表末代皇帝不同阶段的生活。
红色:影片开始在长春火车站,溥仪割腕。象征开始,出生,新生。从这个镜头开始闪回到1908年。
黄色:象征意识,皇帝,太阳。紫禁城只有前三种颜色因为紫禁城的脱离现实,停滞和不真实性。
《末代皇帝》于1987年10月23日在意大利上映。1988年,该片获得第60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影片、最佳导演、最佳改编剧本、最佳摄影、最佳美工、最佳服装设计、最佳剪辑、最佳音响效果、最佳原始音乐等九个奖项。